< >
  • 学校首页 /
  • 网站首页 /
  • 部门简介 /
  • 学工动态 /
  • 学生就业 /
  • 学生资助 /
  • 心理健康 /
  • 学生风采 /
  • 网络思政 /
  • 下载中心

网站首页 > 心理健康 > 正文

  • 学工处
  • 学校首页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部门简介
  • 学工动态
  • 学生就业
  • 学生资助
  • 心理健康
  • 学生风采
  • 网络思政
  • 下载中心

指尖疗愈·粘土减压:直达潜意识的艺术疗愈之旅

-

来源: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    作者:汪怡玥

发表日期:2025-06-13

阅读次数:

2025年6月12日,由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办的"指尖疗愈·粘土减压"团体辅导活动在心理中心团辅室圆满举行。本次团辅由心理教研室主任贾玥蕾老师带领。活动突破传统语言倾诉模式,以超轻粘土、绘画与音乐为媒介,通过象征性艺术表达帮助参与者释放深层压力,唤醒内在疗愈力量。

现代人常因"无法言说"的情感淤积陷入焦虑。贾老师指出:"当语言失效时,艺术便是潜意识的翻译器。"超轻粘土因其可塑性与触觉疗愈性成为理想载体——揉捏动作能降低压力激素皮质醇,而重塑过程则激活大脑对掌控感的积极反馈。活动现场,伴随着舒缓的自然音乐,参与者们闭目冥想,将抽象的压力转化为具象的"压力雕塑":有人捏出盘踞头顶的"乌云",有人塑造紧勒胸膛的"锁链",这些充满隐喻的创作成为情绪外化的第一道窗口。

1A393

进入第二环节,贾老师引导同学们通过粘土与绘画在纸上构建"压力能量容器"。这一过程隐喻"压力转化":通过艺术重构,原本混沌的情绪被赋予可视化形态,成员们尝试将消极能量导入自我设计的"心理容器",实现认知重评。有参与者分享:"当我把粘土巨石碾碎画成蒲公英时,突然发现压力也可以轻盈。"

12BE8

活动尾声,同学们精心挑选天然贝壳作为心灵守护的象征,并用剩余粘土捏制出独一无二的"自我能量保护球"。这些充满巧思的小物件既可随身携带,既是当日疗愈体验的温暖纪念,也象征着内心力量的持续滋养。不少同学表示,在创作过程中感到身心放松,仿佛压力随着指尖的揉捏悄然消散。正如艺术疗愈的独特魅力——它无需刻意言说,却能温柔唤醒潜藏的内在能量,让改变如细雨般浸润心田。

本次活动通过触觉、视觉、听觉的多感官联动,为参与者开辟了一条直达潜意识的疗愈通道。未来,心理中心将持续推广此类创新团辅模式,让更多学生在艺术表达中遇见柔软而坚韧的自我。

下一篇:【助力学生成长工程】从校园到职场——实习心理调适讲座助力学生踏稳第一步

学院地址:襄阳市襄城区尹集东街66号  乘车路线:市内乘8路(或25路)公汽到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站   电话:0710-3353011  邮编:441021

网站管理:学工处   Copyright2018 XiangYang Auto Vocationa technical College